老師又來啦(雖然我不是><),老師都有在講,你們都沒有在聽

外頭飄著陣陣烤肉香,高雄幸運的得在颱風逼近前享有佳節好天氣

好像跟題目沒什麼關係:-p

生病大家都不喜歡,或許你看完我這篇的論述可以讓你在生病時心情好點,哈!

無論是入學、入工作,都會要身體健康檢查,怕你有法定傳染病之類的,也順邊幫你的臭皮囊檢查一下

不然常常很多病都是很嚴重了才被發現,其實其來有自,聽我娓娓道來

這些健康檢查,其實常常檢查的都是我們有沒有病,或可稱做「有病檢查」

最明顯的識其中的血液檢查,什麼血紅素、GOT、GPT的

往往那些數值都有一定的標準範圍值,不足或超過都會被判定成身體有問題了

但事實上不盡然如此,有時某些數值的昇高代表的是身體在修復某些臟器

在這個時候那些數值也會昇高,但醫生只會跟你說要注意...

當身體在排除垃圾時會經由血管系統帶出人體外,所以血液中的含量會有變化

拿血糖來說,我們吃完飯都會昇高,所以要量血糖要吃飽後一陣子量才準

由此可知昇高不一定是不好的,它可能只是某種生理必然反應,它意謂著變好或變壞

但要判讀只能由個人的生活習慣去知道,若你是在保養身體的情況下如此,或許僅是身體在復原

再說回來生病...

這裡說個觀念,其實應該近期比較多人在倡導了,或許有人也知道了

我們生病是我們的身體在修復,在與病菌對抗

像發燒就是身體免疫系統在與病毒對抗,生理的自然作用,是為了提高殺死病菌的能力,也是要保護身體

而且不是每個人都能生病的,哦~聽起來怪怪的

有時候的生病是因為我們的身體還有"能力"可以生病

如果身體能量不足,它將不會馬上袪除這些威脅,因為它要將能量用來維繫其他更重要的系統

而這些威脅就會潛藏在身體深處,或許不會馬上發作,但它就是停留在身體裡了

若沒有立即的危險,它就會擱置不管

接下來你也知道怎麼了,癌症就會在不久的將來造訪你

癌症不是突然有的,是從小開始累積在我們身體內的,趁你能量不足時慢慢攻城掠地

常常看見的例子是小孩子

小孩子總是比大人容易生病,然後這時候我們都會說:因為小孩子抵抗力比較差

錯!錯!錯!連三錯

事實上小孩子的血氣(之後會常提到,就當是一種能量吧)是比大人多的

因為他們富含充足的能量,只要有一點病氣入侵,身體就會馬上排除

在排除時就會出現一些感冒的症狀

小孩子似乎也比較容易拉肚子,尤其剛吃副食品時

這其實是因為他所吃的食物裡的細菌變多了,以前他都只喝牛奶嘛

現在吃的東西種類變多,再加上大人的"愛心",把食物嚼一嚼再給嬰兒吃

我們口腔內的細菌其實是很多的,小孩子原本乾淨的腸道被污染,所以他就想把它排除

所以這種會傷害小BABY的事還是盡量少做吧!

再來說說大人~

不是有人說偶爾拉拉肚子是好的,可以清除腸道

其實應該說就是身體有能力對細菌做反應,才會讓你拉肚子

不然我們腸道裡面有一堆細菌,只是因為能量不足以將它排除,就變成暫時的和平共處

所以都不拉肚子的人,不盡然就是所謂的腸胃好,也有可能是沒有能力拉肚子

所以之前長輩都說我腸胃不好(應該說是腸躁症)是不對的,是我腸胃太好才是,哈哈

由於對奧妙的人體不知道如何適當地運用它,也不了解它的構造

所以對身體許多的反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

有許多身體出現的反應其實是正在修復某些器官

我舉個例子吧!不舉例子又會以為我在唬爛,要唬這麼長一篇也不容易啊

舉別人又不真實只好把自己的隱疾說出來(羞)

從我離開前份工作後,終於有機會可以睡較長時間的覺

後來我開始補習,常常都待在冷氣房,而且很冷(之前工作時也是)

明明是夏天卻是手腳冰冷,室內外冷熱溫差很大,讓寒氣入侵了(應該之前就累積了不少)

我整理一下這個關連,身體有寒氣的累積,但也有較好的休息,再加上後來一些養生手法

我莫名的有了香港腳(應該是,是皮膚科醫生說的),而且持續一段時間

這實在讓我感到納悶,因為我從來沒有過,後來才理解到其實這每個人都是有可能會有的

香港腳其實也不是什麼隱疾,其實就是腳部沒有保持乾燥,造成黴菌滋生

但是有個奇怪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,可是我不好意思問醫生,怕他不會,哈哈哈

理論上香港腳是因為黴菌滋生有很大機會是兩腳都會有的,但我只有一腳

而且奇怪的是我手上也有(在手指部),醫生說手部是不會有黴菌的

可能有人不知道是長什麼樣子,它是會在腳部有像起水泡的一點一點狀,不會凸出來

就在腳部裡面很多小水泡的樣子,偏偏我手上也有,真是太神奇了,傑克~

後來才知道會這樣是因為身體在排除寒氣而有的反應,手上也是因為不同臟器受寒而在排出

這篇說的夠多了,下篇在繼續說說血氣和寒氣吧!

不過我好想把讓身體變好的一些方法告訴大家,這好像比較重要吼

很簡單的,只是要做到很不容易,簡單的事情總是難做,因為都害怕改變,安於現狀,唉唉唉~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h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